
对三国历史较为熟悉的朋友都知道,曹操这位汉末的枭雄,虽智勇双全,但他在行事上也曾做出过不少令人哭笑不得的荒唐举动,常常把自己置于尴尬境地。就拿最著名的宛城之战来说,曹操原本已大获全胜,心满意足,但因为临时对降将张绣的寡居婶婶动了非分之想,结果引发了连锁反应,最终他不得不付出长子曹昂、侄子曹安民和勇将典韦的生命为代价,才勉强保住性命。其原配丁夫人更因这件事彻底与曹操闹翻,愤然离家,终生未归……
那么,像曹操这样聪明绝顶、胸怀大志的人,为什么会做出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荒唐之举呢?不过就是一个美貌的寡妇,曹操既然已经成功降服了张绣,稳住了局势,张绣的婶婶又怎能逃出他的掌控?何必急于一时动手呢?更何况,凭曹操当时的身份和权势,完全没必要为一个寡妇自找麻烦。
看热闹的人只见表面,懂行的人才看门道。实际上,宛城之战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,这次“荒唐”只是表象,背后隐藏着极为复杂且高明的权谋博弈,只是多数人未曾深究。
展开剩余84%宛城之战发生在公元197年,正是曹操以汉献帝名义号令诸侯的第二年。此时的曹操,经历了人生中一次至关重要的转折。此前无论他多么勇猛善战,也敢拼敢闯,但受到阉党后人的诋毁,始终难以翻身。在当时的天下格局和社会秩序中,他一直只能做袁绍手下的一个小弟,多数人也只把他当成附庸。
然而,自从曹操掌握汉献帝后局势彻底改变,他不再是袁绍的附庸,甚至一度让袁绍名义上成为他的下属。刚迎回汉献帝时,曹操自封大将军,却给袁绍封了太尉一职,令袁绍气得牙痒痒。但权力面前,一切计谋都不过是脆弱泡沫,感受到袁绍的怒火后,曹操立即把“大将军”称号送还袁绍,谦称自己只是调皮,袁绍才是大哥。
总的来说,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,彻底改变了天下局势。他脱离袁绍集团,自立门户,并迅速崛起为最具合法性的霸主。然而,这也给他带来了诸多压力和隐患,袁绍、孙策、袁术等野心家纷纷与他公开撕破脸。例如袁绍在刚收拾完公孙瓒后,就火速策划官渡之战,正是因为曹操打着汉献帝的旗号,令局势难以平息。
我们必须明白,任何权力都是双刃剑。表面光鲜的东西,如果没有保护实力,拿在手里可能反而成为灾难。曹操挟天子后,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风险。
此时曹操正抓紧时间做几件关键事:一是迅速清除汉献帝身边的亲皇派势力,防止自家“搬石头砸脚”;二是听从荀彧建议,大力备耕屯田,粮食和人口比黄金更宝贵;三是寻找战略突破口,在袁绍南下之前弥补实力差距。
但现实也十分严峻。曹操北有强敌袁绍,暂时惹不起;东北青州是袁绍和公孙瓒的战场,他不能轻易介入;东南徐州由刘备掌控,刘备、袁术和吕布三方势力正在激烈争斗,曹操只能按兵不动;南面荆州由老成稳重的刘表把守,若陷入持久战将麻烦重重。唯有向西进攻,攻占豫州、司隶这两年受创严重的地区,速战速决成唯一选择。宛城作为连接豫州、司隶和兖州的关键据点,必须拿下,这就是曹操主动发起宛城之战的原因。
以上就是宛城之战的主要背景,是曹操主动挑起的战端。至于为什么挑事,则是他志向和时代逼迫的必然。成年人的世界,成功背后充满无奈与不得已。
公元197年正月,曹操整军待发,西进宛城,誓要拿下荆州最富庶的北部重镇,打通自己中原势力的南北连片。
得知曹操来袭,张绣既愤怒又无奈,真是“人在屋檐下,不得不低头”。他好不容易占据宛城,却迎来了杀神曹操,压力山大。
说说张绣如何得到宛城吧。张绣是西北军阀张济的侄子,张济在董卓末年也是西北军的骨干人物。西北军内讧后和解,张济护送汉献帝东归洛阳,但随后后悔放走这块大招牌,挥兵追击未果。后来张济转战荆州,想在刘表地盘“捞点好处”,可惜被刘表击败身亡。张绣接管部队,驻守宛城。
于是,张绣和刘表关系微妙。张绣驻地本是张家抢来的,刘表杀了张绣叔叔,双方谁也不干净。最终各自让步,表面结盟,但实则脆弱而虚伪。
曹操西征时势如破竹,张绣在淯水感势不济,只得率众投降。刘表虽然心存芥蒂,但更信赖曹操的实力,选择放手。
曹操拿下宛城后喜不自禁,宴席上看上了张绣的婶婶——一位风韵犹存的寡妇。酒酣耳热之际,曹操不顾身份,便私下与她幽会,这不仅极度不尊重张绣,也伤害了投诚者的感情。与此同时,曹操还暗中送财分化张绣麾下猛将胡车儿,图谋不轨。
这两件事让张绣愤怒而困惑,他开始怀疑曹操的诚意。张绣的反叛也被曹操察觉,双方暗自较量,最终张绣趁夜突袭曹营,出其不意地击溃曹军。
曹军大败,伤亡惨重。曹操的坐骑被射伤,自己右臂中箭,危急时刻,长子曹昂舍马救父,帮助曹操逃生。可惜曹昂、侄儿曹安民和猛将典韦为保护曹操纷纷牺牲。
逃出宛城后,军队乱成一团。青州兵仗着背景强势,趁乱抢掠,不仅侵害百姓,也攻击兄弟部队,结果被于禁率泰山兵击退。事后,曹操虽了解实情,只是嘉奖于禁,并未惩罚青州兵,显示其管理上的复杂和妥协。
以上便是第一次宛城之战的基本经过。简言之,曹操因一时放纵失策,导致失去宛城,损失亲信和精锐,付出惨重代价。这是他人生中最荒唐且痛心的失败之一。
宛城之战的影响深远。首先,曹昂、曹安民和典韦的牺牲对曹操是巨大损失。长子曹昂被寄予厚望,却因父亲一时荒唐付出生命代价。丁夫人因此与曹操决裂,离家出走。她无法生育,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曹昂与清河公主。曹昂一死,丁夫人地位不保,选择了主动离开。
这在现代家庭中也很常见。丈夫的荒唐行为偶尔能被妻子原谅,但若伤及唯一子女,作为母亲的她必然愤怒至极。儿子往往是母亲的脸面和心头肉。
从后眼看,曹昂之死虽遗憾,却也使
发布于:天津市恒正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